我们接待了不少咨询的客户,大家很辛苦,但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涉外知产服务,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们也乐在其中。在和客户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仍有客户对商标注册存在误解,例如有位客户来询问,商标注册能不能?我直接回复“不能”,还没来得及解释一下,他不屑一顾,转身就走了,肯定还有很多客户持有类似的想法,那商标注册到底能不能呢?那些声称的代理机构玩的是什么把戏?在此我想把上次没说完的话分享一下,避免大家再上当受骗。
先说结论:
商标注册可能是骗人的!
重要的话说三遍!
商标局已经发话,声称商标注册属于虚假承诺,涉嫌违法行为,一家正规的代理机构不会做出这样不负责任的承诺。
那为什么商标注册没有,影响要素有哪些呢?
1,商标检索盲期
盲期,也叫空白期,指的是商标由申请人正式递交申请,到商标局录入到查询官1网上,可能需要3个月左右的时间,特别是2017年度的商标申请量达到574.8万件,而商标局审查员才1500人的时候,盲期长短就可想而知了(商标局现计划2020年力争将审查周期所缩短为4个月)。当我们查询商标的时候,有可能对方已经提前一个月、甚至几天前申请了相同或是相似商标,那这种情况下,一般按照先来后到的申请原则,这个商标或许就和你无缘了。
2,图形检索的盲区
文字商标具有一目了然、方便传播的优点,但图形商标也有易于识别的特点,例如星巴克咖啡的美人鱼图案、iPhone手机缺口的苹果图案具有极强的显著性,如果是原创图形,注册通过的概率会很高,但不论是商标局官1网查询,还是白兔商标查询软件,都是按照图形元素检索,对于结果的判定也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如果对于元素的认识存在偏差,也有被商标局驳回的风险。
3, 公告期内的第三方异议
在顺利情况下的商标注册流程是,递交申请文件,受理,初查,公告,下证。商标局初查过后会有三个月的公告期,在此期间,利害关系人可以对此申请商标提出异议,如果商标申请人拒绝答辩,或答辩不通过,这个商标也有可能被驳回,无法注册。
4,优先权
《商标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自其商标在外国次提出商标注册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商品以同一商标提出商标注册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按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如果恰巧你的中国商标申请已经递交五个月了,但享有优先权的商标申请人就相同商标以同一商标提出申请的,那您的商标就会被商标局驳回了。
看了以上的分析,您心里可能有数了,但可能还有疑问,为什么有些代理机构敢声称商标注册呢?主要是有些代理机构心术不正,以商标注册为噱头来吸引客户上当受骗,他们仅做口头承诺,并不写入合同,或者在合同中设置陷阱,如果不是律师很可能无法识别出来,一旦商标注册失败,出现纠纷时,客户不一定有证据可以胜诉;对于商标注册成功的界定有分歧,有些代理机构甚至把商标受理视作注册成功。